10月26日,“未来科学科学奖”颁奖典礼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。季强、徐星、周忠和荣获“生命科学奖”。
10月26日,“未来科学科学奖”颁奖典礼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。季强、徐星、周忠和荣获“生命科学奖”;方忠、戴曦、丁宏荣获“物理科学奖”;卢志远荣获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”。今年是未来科学奖设立十周年。
图为河北地质大学特聘教授季强(左四)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(左五)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(左六) 《科学》杂志因“发现鸟类是恐龙后裔的化石证据”而荣获“生命科学奖”。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
图为研究员方忠(左五)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戴曦(左六)、香港科技大学纳米科学教授孟民伟博士、左系讲座教授丁宏(左七)、崇德教授讲座教授丁宏(左七) 由于“对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和实验实现的贡献”,李丽丽被授予“物理科学奖”。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
图为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卢志远(中)因其“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、器件集成度等领域的发明和领先贡献”而荣获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”。化和数据可靠性。”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
图为孩子们献花后合影,向2025年“未来科学奖”各奖项获得者致敬。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
图为“未来科学奖十周年庆典音乐会”,女高音王冰冰(红衣)邀请“材料科学奖”丁红表演。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
图为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在“未来科学奖十周年庆典音乐会”上演奏门德尔松作品。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


